
350千瓦柴油發電機組油底殼的結構形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材質和制造工藝:油底殼通常由薄鋼板沖壓或焊接而成,有的柴油機則采用鑄鐵鑄造。這種設計使得油底殼受力較小,同時保證了潤滑油泵能夠經常吸油。
內部結構:油底殼內部裝有穩油擋板,以避免柴油機顛簸時造成的油面震蕩激濺,有利于潤滑油雜質的沉淀。側面裝有量油尺,用來檢查油量。此外,油底殼底部最低處還裝有放油螺塞,用于排放潤滑油。
濕式和干式油底殼的區別:
濕式油底殼:這是市面上常見的一種類型。濕式油底殼不僅收集機體內工作的機油,還將機油中的雜質沉淀于底部,待保養時從底部放油螺塞擰開放出。濕式油底殼通過飛濺潤滑的方式對曲軸和軸瓦進行潤滑,這種方式結構簡單,但車輛工作的傾斜度不可過大,否則會導致斷油、漏油等問題。
干式油底殼:這種類型的油底殼不儲存機油,而是通過輸油泵將機油送到專門設置的機油箱中供給潤滑系統使用。干式油底殼多用于賽車引擎,因為它降低了發動機的高度和重心,有利于操控。
功能:油底殼的主要功能包括封閉曲軸箱作為貯油槽的外殼,防止雜質進入,收集和儲存由發動機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潤滑油,散去部分熱量,防止潤滑油氧化。
綜上所述,350千瓦柴油發電機組油底殼的結構形狀和材質選擇根據具體應用場景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都是為了確保潤滑油的儲存、管理和潤滑效果。
更多資訊關注:http://www.cnlandun.cn/